2020年12月19日 星期六

我們的心只能靠自己解放

 世代之間的差異是由客觀事實差異與主觀認知差異所形成。

客觀事實差異,是因為時代演變,例如科技、經濟、文化。這部分的差異,大多數人一開始可能抗拒,但時間一久,習慣了,都樂於去更新自己以連結時代。例如,長輩願意學習網路來增加生活便利。
世代之間存在最大的橫隔,是主觀認知差異造成。這種現象並不新,存在已久。上一代的人總認為下一代的人比他們還差。各位中年人回想一下,以前我們年少時,我們的長輩是如何說我們的,不是嗎?
30幾年前,年輕的蔡藍欽這首「這個世界」為何膾炙人口,很大的原因是作者唱出了當時同世代甚至跨世代的共鳴。
———
在這個世界 有一點希望
有一點失望 我時常這麼想
在這個世界 有一點歡樂
有一點悲傷 誰也無法逃開
我們的世界 並不像你說的真有那麼壞
你又何必感慨 用你的關懷和所有的愛
為這個世界 添一些美麗色彩
———
「我們的世界 並不像你說的真有那麼壞」
當年的我們用歌聲吶喊對上一代誤解的鬱悶,而今我們是否也成為當時不喜歡的大人呢?
其實,不只世代差異是如此,人跟人之間也差不多。
「歸因理論」說的就是類似的現象。自己好,都是因為自己好;自己不好時,都是外在的問題。別人好,嘴裏稱讃但心裏想一定是好運或靠關係;別人不好,那就一定是他不好。
這是人性,沒什麼特別。曾有這樣念頭,也不是什麼天大的罪惡。像我自己就常常有。但是,人生是來修行的,只有透過修,才有機會脫離貪嗔癡的情緒奴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