遴選報告

《以下文字與簡報是參加興大附中遴選過程的報告》

各位教育先進們,大家好。我是校長候選人第二號陳勇延,今年48歲,進入教育界已25年。擔任校長六年,曾經歷練設備組長、教學組長、實研組長、總務主任、教務主任共12年。熟稔高級中學行政實務與教育政策發展,教學更是我的最愛,曾經獲得杏壇芬芳錄、教育部教學卓越金質獎肯定。理念要化為行動實踐,綜合我對興大附中的分析,我列出「傾聽‧課程‧合作‧深耕四個優先努力方向」向各位說明。

第一個優先,我要傾聽 親師生的聲音

上任後在最短時間內召開校務發展委員會,找出附中真正該做、優先要做的TOP10任務。
以行動校長室走進校園各角落,傾聽學生學習需求。
以「即時答覆、馬上交辦、專網公告、追蹤管考、滿意回饋」20個字作為檢核指標。
我始終相信,主動處理是存款,被動因應是還債。存在的問題不會因為消極而消失,只會像雪球愈滾愈大。

每一個偉大的組織都有一個偉大的願景。
但不是因為這個願景偉大,而是因為每一個組織成員都深深地相信願景。
但組織成員為何願意相信?因為透過多元參與‧深度匯談的過程才能凝聚一心向前、全員應援的願景力量。我們可以有多元的想法,但力量、資源不宜紛歧。透過由上而下、由下而上想法的激盪,就像調頻。最後,組織有一個共同的想像,那是我們共同的希望。
荷蘭阿姆斯特丹曾經有wikicity的計畫。面對107課綱,我也要邀請親師生共同想像:新課綱實施三年後,對110年學校風景與學生圖像的期待是甚麼?

要讓成員說出想法,不是座談那麼容易。要有開放智慧的方法、工具。我在新豐高中成功帶領同仁凝聚願景、學生圖像,並爭取計畫資源來實現願景圖像的課程開發。因為聚焦,力量變大。校務評鑑一等項目的比率從29%進步到75%,社區對學校印象改觀,大幅進步獲得親子天下推薦為全台53所亮點高中,在招生與升學表現也屢創記錄,讓原本不相信能做到的同仁也重燃信心。

第二個優先,我會親自帶領課程發展任務

特別是針對105-106,積極做好107的準備。
首先盤點課程地圖進度,在目前已有的選修基礎上,規劃出新課程上路前的甘特圖。規劃重點擺在校訂必修4-8學分、多元選修6學分、彈性學習3節、團體活動2節的開發。

高中的發展經常陷入升學與特色兼顧的兩難。其實,兩者並不衝突。英國管理大師查爾斯韓第曾提出第二曲線的概念,組織必須在第一曲線到頂之前,就開始創造第二曲線。本校自創校以來,由於策略正確、團隊用心,在招生與升學表現拉出了第一條成長曲線。但免試、會考、新課綱與考招這些潛在變數對學習系統的影響不可忽略。由於鑑別模糊化,各校入學程度差異較以往顯著。新課綱必選修時數的調整、考招制度朝X+Y+P模式發展,考科採計比重略降,但包含在校學習表現的歷程檔案其重要性卻有增加趨勢。如何透過校訂課程的巧妙規劃,扮演學習鷹架功能,讓學生在正式課程中即能累積具體且深化的學習紀錄,將是各校的考驗。擔任優質化諮輔委員與計畫審查,我看到許多高中已如火如荼備戰107,透過優質化增能、協作工作坊的帶領,已經有不錯的進展。

我認為特色課程發展正是附中的第二條上升曲線。但特色課程不是走馬看花的玩樂課程,特色課程應該是扣合核心素養、深化帶著走能力的精緻學習。

我對興大附中提出的願景是幸福興附‧大器千里【與世界接軌的領導人才】。我希望培養學生具備讓「自己幸福」的核心素養,還要擁有「助人幸福」的大器胸懷。這個願景當然只是我個人拋出的想法。未來將在願景工作坊將徵詢更多元的想法,可以再修訂。在這個基礎上,我提出了「自主學習‧內在領導‧社會參與」三兼優的人才圖像

第一個是自主學習力。重視學習態度、學習策略、思考技能、學習工具的培養,將思考表達能力、自學能力、共學能力納入課程教學設計。例如:科展英文。由英文與數理領域合作,培養學生以類似TED英文簡報其科展專題。

第二是內在領導力。以柯維的七個習慣理論為架構,培養學生的獨立與合作,這部分可從班級經營、綜合活動與學習輔導方面著手。

第三是培養創行思的社會參與力。創行思,就是創意行動反思。把全世界當成教科書,而非將教科書當做全世界。鼓勵跨領域合作培養學生跨界思考的視野。借鏡DFC的概念 (Design For Change) ,鼓勵學生啟動創意投入社會服務,強調知行合一,也重視反思。

第三個優先,我要透過合作開創藍海雙贏

資料顯示,附中近10年錄取興大的人數在104學年達到高點。102-104近三年錄取大學人次以成大最多,興大約在第二、三名左右。改隸兩年多,兩校創造了多少藍海價值?目前的合作,與改隸前有顯著成長嗎?我上任後將親自拜訪各學院系所,為本校教與學探詢資源。除了參加興大會議,我將以校務發展諮詢名義,定期邀請兩校主管辦理「興興相惜」共識營,就雙方合作、提供校務諮詢。為附中學習系統的完備、精緻、開創作最大的努力。

面對未來,我們的競爭不再侷限於傳統同質性高的國立高中,入學制度的不確定與不穩定,將加速私中日益茁壯。我們不應該停在「穩第二、爭第一」的紅海思維。要以「唯一」為策略,及早拉出第二條成長曲線,才能真正擁有一片天。我們和興大可以創造雙贏綜效:在不增加興大財務負擔下,善用興大學術資源,除了常見的AP課程,利用寒暑假以第三學期概念、搭配MOOCS數位學習試辦大學選修,研議學分雙邊採計可行性。此外,師培實習、大學先修、課程合作、共寫計畫、專題指導、教育實驗……這些合作都可以持續深化發展。

除了與興大的合作,我也要擴大與其他頂尖優質大學、高中的合作往來,以創新生態系統的思維,為興附的教育開創更多可能。

第四個優先,我要投入更多的時間擦亮興大附中的金字招牌

我會分析近三年招生數據,列出TOP20優先拜訪學校,於第一學期親自拜訪並深化交流關係洽談學習合作。附中的優質在中投區已獲肯定,但全國能見度仍有待拓展。深耕品牌最好的方式不是廣告,而是以創新的思維、務實的耕耘,讓師生真實的故事形成口碑傳頌,最後連媒體也會主動來報導。我目前的作法即是如此,與各媒體維持良好友伴關係,協助他們教育專業分析的不足,你幫他、他自然挺你,我在新豐高中六年,正向見報近200則,沒有一篇負面報導。優質曝光多了,外界對學校改觀了,校內師生的榮譽感也倍增,形成溫馨的正向循環。

以上四大優先是我的具體承諾。我一路走來,始終秉持柔性領導、理性決策、韌性執行的理念在帶領團隊。以身作則是我的信念,在鼓勵教師建立教學檔案的同時,我也認真地在部落格記錄了我的「讀、思、談、寫、做」。除了網路日記,我也在一段時間後將其集結成冊。忠實記錄,是對自己負責,也為學校傳承校務智慧。《誰見過風?》這首詩寫著「當樹葉顫動、樹低下頭時,你才會知道風正吹過」教育不也是如此嗎?感謝各位撥冗聆聽,謝謝大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