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2日 星期五

迎接同儕共學的時代

同儕,可以是同學和同學、學長姐和學弟妹、老師和老師、前輩和後學、同校/跨校.....。

同儕共學,是接地氣,也是網絡的連結。

同儕踩在同一片土地,呼吸同樣的空氣

近幾年,各位聽過的學思達、maps、夢的N次方、TFT(TEACH FOR TAIWAN)......,許多爆滿的研習不再是大學教授來教中小學教師,而是老師教老師。

原來最美的風景就在身旁,我們不再像以前老是往上看,
老師教老師,再自然不過,也貼近許多。

因為我們踩在同一片土地,我們呼吸同樣的空氣。

透過網絡連結 ,同儕是追求共好的複數

我從網路學到的道理,再強的主機可能不如分散式的連結。
知識人/組織有如一個一個的節點,網絡讓我們彼此相通,
有如大腦神將元的串聯,連結讓我們一起變聰明。

這是一個競合取代競爭的年代,我們稱之為共好。
競爭強調比大小、論輸贏;
競合更在乎大家一起變強。
共好是有自信的展現,是懷著止於至善的成長心態。

段考最後一天的下午,興附校園就有兩場同儕共學的活動同時進行著。

一場是老師同儕的共學,由學務處安排文華高中的潘如玲老師分享她在教學現場的學習心得「教室裡的喜悅之道」。如玲是我的老同事,也是好朋友。聽她敘說著在生命長河裡與學生的相處往事,猶能感受到暖暖的能量流動。

另一場是輔導室安排高三學長姐對高二學弟妹分享甄選申請的經驗,依學群分15個場地,每場由二到四位學長姐解說。這些經驗雖然也不是全新的,但由同儕口中分享,效果是比老師授課更真實。

我們衷心希望這樣的共學文化,能慢慢地變成校園日常,就像陽光空氣水一樣地自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