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9日 星期二

該如何看待社團活動?

「到底該參加什麼社團才是對升學有幫助的?」曾經有家長這麼問,當下我頗訝異。

這個問題有點簡化了,具體來說,他應該是問:對申請入學有沒有幫助?

有一個觀念必須先澄清的,社團的成立,從來不是為了對應大學的18個學群。沒人敢保證,你參加了什麼社團、或是你擁有了什麼頭銜,就會幫你在申請大學加到分數。

重要的是,你在書審資料或口試時說了什麼故事?這個故事傳達出你個人的哪些特質?如果剛好符合教授們看重的英才特質,例如誠信、負責、韌性、細心、合群⋯,就有可能加到分數。

比方說,你在高中參加某個音樂社團並且擔任幹部,還參加比賽得了獎。若你只是在申請建築系的書審資料列出經歷,並附上證書和奬狀。你覺得教授應該為你這段事蹟加分嗎?為什麼?

唱歌當然和建築沒有直接關係。但,如果你説了一段在這過程發生的故事,以及帶給你的影響。例如你們團隊曾經為了一個音、一個音反覆琢磨⋯⋯。教授會傾向相信你遇事能堅持、有韌性不畏挫折。

有這種特質的學生,沒有一個教授會不喜歡的。

這裏只是舉例,所有社團都適用。也不是要你去編一些灑狗血的故事,「說故事」不等於「編故事」。如果是捏造的故事,這些有經驗的教授追問兩句就露餡了,關鍵是你有沒有真正投入、去感受、去學習。

説故事會為你加分,是因為這故事傳達了價值與意義。而什麼樣的故事較具可信度呢?當然是真實的故事,而不是編出來的。你所附上的證書、獎狀等佐證資料,都會讓你的故事更添真實性。但要説出好故事,除了真實,還是需要用心編排的,也就是「説故事的能力」。可讀性高、生動有趣的故事,是更容易引人入勝,接受它想傳達的意義。

當然,可別誤以為只有社團可以為你加分。你還有其他學習參與的經驗都可以,有些檢定、證照的取得,除了用來證明知識、能力之外,那些學習的經驗也都和社團活動有相同的道理,前提就是要能展現你積極正向的態度。

撇開對升學影響不談,高中社團也不應以「有用」、「無用」來衡量。學生從社團可以學習如何適應環境、改變環境,甚至創造環境。這裏所說的環境,包含人際、時間、情勢、制度⋯,這些學習的內容,都能實實在在的貼近你的高中學習生活,也是可以帶著走的能力,怎能説無用?

最後,還是別忘了,參加社團,更要照顧好自己的課業。上週五的生涯導航講座,台大的陳教授提醒同學:學測成績決定你可以和哪個Level的考生競爭。沒有好的級分,也許你有豐富的故事,但想上心目中的大學,也是不容易的。

----------
照片是這個月我們首次開辦的社團領導知能工作坊。上學期,校長和各社團社長座談時,好多同學都反映了這樣的需求。學務處在這學期立即回應辦理,希望透過這些增能,讓同學參與社團時,能有更多方法、工具來支持他們從做中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