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每年固定的親職座談、家長會,平日上放學遇見家長接送時,也會和家長聊聊。但總的來說,一年可以和家長談談教育觀念的機會寥寥可數。
因此,擔任校長多年,我都會把握每次定期考後成績單的寄送,順便附上一封親自寫給家長的信,談談高中生的學習觀念,或分享學校的近況。
一學期至少有3次,一年就有6次,三年下來,我和家長對話的次數就多出至少18次。
以下是這學期的第一封信:
親愛的家長,您好:
本學期第1次期中考已於10月12~13日完成,隨函通知貴子弟的成績,請家長關注孩子的學習。特別是高一家長,這是孩子高中生涯第一次定期考,能來到興附的孩子都是優秀的,競爭也是激烈的,請多給鼓勵少責罵。
亞當.格蘭特在「給予」這本書提到一段故事:
1980年代,心理學家班傑明.布魯姆主持一項研究,研究人員針對21位曾在國際大賽進入決賽的鋼琴演奏家訪談,意外發現他們小時候大多不是最優秀的人才,只是比家附近其他孩子表現的好一些,而不是地區或國家的頂尖人才,早年也很少贏得獎項。研究人員另一個詫異的發現,這些鋼琴家一開始並非跟大師級人物學習,他們最早的鋼琴課請的都是家附近的鋼琴老師。儘管這些鋼琴家一開始沒有大師加持,隨著時間過去,他們卻成了出色的音樂家。他們之所以琴藝過人,是因為比其他人花費更多時間練習。
另一項研究指出,要培養一個領域的專業技能通常需要長達一萬小時的刻意練習。一萬小時,以每日練習量累積,約莫是10年光陰。通常這些自主、刻意的練習並不輕鬆,也未必有趣,學生為什麼願意?前述研究進一步發現,這些鋼琴家最早的老師,有一些共同特質,他們都很關懷學生,既友善又有耐心,他們想辦法讓音樂變得有趣好玩,而且很善於鼓勵學生,讓他們期待學習。所以,不要在乎現階段的立足點差距,人生是看長期的,只要學生願意投資鍛鍊自己,一定會回收。家長能幫助孩子的,不是整天碎碎念,任何人長期在負面情緒下,只會培養無力感。回想一下,您有多久沒真誠讚美孩子了?但請注意,也不宜浮濫不實的讚美。
最後,恭喜賴炳輝副會長眾望所歸,當選105學年度家長會長。同時,感謝林丙申會長在過去一年的盡心盡力。
敬祝
身心安康
校長 陳勇延 謹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