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1日 星期二

為什麼要學習打招呼

小時候的經驗

「叫叔叔、阿姨好…」在台灣,「叫人」似乎是每個孩子從小必學的技能。要是不照做,可能被說「沒禮貌」。我小時候也有類似經驗,一方面怕生,一方面搞不清稱謂,到底該叫姑媽或伯母、叔叔或伯伯。回到鄉下老家,挑戰更大,整個村子都是親戚,族繁不及備載。然而,在這樣半強迫的要求下,孩子們真的從這些口頭的形式中學到禮貌、學到如何與他人互動嗎?

大人是在乎孩子學到禮貌或是在乎面子?
當孩子不願意打招呼,大人擔心他人會認為我們沒有把孩子教好而覺得沒面子。情急之下,反而用了過當的教育方式,效果未必好。「禮貌」是當下社會認可的恭敬儀態或言語動作。以打招呼來說,各國民情不同,例如日本的鞠躬禮或法國的互吻臉頰在台灣就略顯突兀,「入境隨俗,合情有禮」才比較符合禮貌的精神。

禮貌是社會化的產物,會隨著年紀增長,與人相處後慢慢學習,然後逐漸地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做。所以,年幼的孩子納悶「爸媽為什麼一定要我打招呼呢?」。孩子打招呼,是逐漸社會化的過程。嬰幼兒時期,視力及認知功能還沒發展好,認不得遠近親疏。等到嬰孩會認人,就會對陌生人產生排斥,這是人類的自我保護功能。因為熟悉=安全、陌生=危險。隨著孩子成長,在大人要求下,逐漸卸下心防,開始認識更多人。出於本能,依舊對陌生人保持戒心,但在一來一往中,逐漸社會化。

為什麼要學習打招呼?
教孩子學習打招呼,絕不是為了滿足大人虛榮心。如前所述,禮貌是社會化的產物,打招呼是必要的社交技能。跟別人打招呼,主要有以下幾種意義:

一、學習怎麼稱呼別人

孩子小時候只認識爸媽,再來是兄弟姊妹、親戚。爸媽會多次介紹,讓孩子熟悉親戚的稱謂。長大後,接觸到更多的人,關係更多元,學習和不同的人用合宜的言語動作交流,是社會情緒教育的重要一環。不諳此道者,常有人際關係障礙。在學校或許還相安無事,但是出社會後,保護傘沒了,所有關係都必須獨自面對,難以再仰賴長輩,與人互動的技能就益形重要。叫對對方的稱謂,是合禮的行為。例如專員跟專門委員是職等不同的稱謂,不要叫錯了,更不能在叫錯後被提醒了,還自以為幽默說,差一點別太計較啦! 記住,這不是幽默,是白目。

二、熟練生活禮儀,打招呼是表達友善

知道正確的稱謂後,要禮貌地主動問好。來訪家中的親友多是親切和善的,願意主動跟孩子親近。但在禮俗上,晚輩要主動向長輩打招呼問好,被動會被當作無禮。於是光「知道」不夠,還要主動以行為表達,藉此培養禮貌。

孩子在成長過程,社交能力的養成有可能受家庭背景不同影響。有的家庭,特別是父母親人際關係較好者,家中時有訪客,經常有機會跟著父母出席活動,這些孩子比較有機會練習社交禮儀。相對地,家庭訪客較少的家庭,這方面的學習機會就少了一些。所以,學校應盡量補足這方面的不平等。透過設計一些團體互動的活動,讓孩子從實做中習得如何與人相處,師長宜從旁回饋什麼是合宜的行為,否則孩子可能從同儕學到不好的言語動作,而不是學到正確的。

三、一回生、二回熟,多練習可克服情境壓力
年幼的孩子面對不熟悉的人,易因陌生產生懼怕。即使是在熟悉的家中,仍因害怕而躲回房間。孩子需要慢慢地適應這種情境壓力,學習克服恐懼,練習與陌生友善的大人接觸。若過度保護,孩子缺乏在安全環境中(家庭、學校)練習克服情境壓力,出了社會挑戰更大,恐更難適應,習慣性退縮,遇到情境壓力就躲起來。

祥和文化生活求美

綜合上述,懂禮貌、有禮貌,不是為別人而做,而是讓自己具備成熟的社會能力。在家裡,我們會和家人彼此問候,有訪客來訪,我們也會寒暄問好。在學校也是,同學之間相互打招呼,遇見師長打招呼,遇見外賓也是。你說我又不認識他,但來者是客,這是禮貌也是練習和陌生人互動。

打招呼只是基本的第一動。有些場合,打過招呼之後還會彼此寒暄。這方面的學習也是很重要,不能沉默不語或只是傻笑,也不宜表現過嗨。如果是一群人,在一一打招呼後,宜看著對方的雙眼,微笑,點頭或握手,介紹自己的名字。例如,校長在校外場合初次見面,我會打招呼後相互握手自我介紹「您好,我是興大附中校長陳勇延。」並互遞名片;同學的場合大都不是那麼官方,所以你可以點頭問好並大方介紹自己「校長好,我是214班陸小原。」展現大方得體的儀態。

文化是一群人的生活方式。亞里士多德說「重複的行為造就了我們。」在這所學校裡的師生,人人展現優雅有禮的行為,如同校歌裡「青春熱情洋溢,校園祥和溫馨。」讓彼此自然地問好成為學校的文化,重複做、做習慣就能潛移默化,成為校風的一部分,也是興附同學可以帶著走的能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