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附的學生也有類似的需求。許多孩子人生中第一次的挫敗,可能出現在高中。由於同儕程度相當,即使國中名列前茅,稍一不慎也可能吊車尾。加上各界期望過高,有些孩子不敢發出求救信號,長期下來,開始自我否定,出現憂鬱、恐慌。
三年前在描繪興附學生圖像時,老師們早已觀察到此現象,因此也將耐挫力列為指標之一(註1)。為了培養學生的挫折容忍力,學校研擬了「滿足心房」的系列活動構想草案,待計畫細節處理好後,預計在新學年推動。
—————
【滿足心房】
—完美不美,知足是福
壹、前言
每一個低谷都是引領生命向上提升的契機。
教學生如何成功,也讓他們學習低谷反彈。
貳、策略
一、講座:
邀請師生、校友、社會人士分享與耐挫、抒壓相關的演講,引導學生改變對失敗、壓力調處的看法。
二、粉專:
推出「滿足心房」粉絲專頁,協助學生適應校園生活與波折。在粉專裡收錄勵志短文、故事短片等等。
三、實做:
好創意可以改變世界,但失敗是成功創意的必經之路,為鼓勵有想法的學生嘗試創新,我們設置「 蝴蝶基金」,取蝴蝶破蛹而出之意。全校學生均可提案,可以個人或組隊參加,鼓勵學生活用所學知識,發揮創意,積極解決生活周遭問題。
申請條件很簡單,只要夠創新、具公益性。經審查委員會審核通過後,須在「蝴蝶基金」網頁上每週公布進度和心得,分享遇到的挑戰和磨難。能做到自主管理、克服挑戰完成計畫者,主辦單位將擇優頒發2000到10000元不等的獎勵金以資鼓勵。(註2)
註1:
興附學生圖像:C.生活求美
C-2挫折容忍
C-2-1具備壓力及危機處理之知能,能善用社會支持系統有效處理壓力和危機。
C-2-2能從失落及挫折中復原,從過程中找到面對困境的方法並建立自信。
C-2-3能把挫折視為學習必經歷程,並勇於面對各種壓力與挑戰。
註2:
「蝴蝶基金」的提案性質類似DFC(DESIGN FOR CHANGE)、一件有意義的事、甚至是專題研究。因為必須先提計畫送審(含進度規劃),並且按進度執行、填報,所以它也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紀律,很適合放到學習歷程檔案。以學務處已經推行有成的「一件有意義的事」來說,以往我們看到的大都是最後的實踐成果,但規劃與執行的歷程較少被看見,然而過程的點點滴滴往往更具分享價值。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鼓勵機制,讓學生記錄、反思、分享。獲蝴蝶基金獎勵的提案,在執行完結後將獲邀發表,並將成果摘要分享至「滿足心房」粉專。關於蝴蝶基金的申請時程、方式將另行公告。
—————
教育基金會的江董事長聽到這些構想後深表認同,並願意大力支持。事實上,事業有成的江董也不是一路順遂,曾經低谷的他從失敗中汲取智慧,我聽過江董的分享,勝讀十年書。江董還特別以「失敗」為題寫了一篇文章,表達對活動的支持。
【失敗這門課程】
/ 興大附中教育基金會江忠融董事長
有道是條條大路通羅馬,成功有很多不同的路徑與方法,每個人都希望不管走什麼路徑,最後都能成功抵達羅馬。現實總是跟想像的有些不同:通往羅馬的每條康莊大道上,早就充滿了前仆後繼的人群,這些人一個比一個厲害,每個都努力等待機會、尋找成功。
然而殘酷的是,失敗率遠比想像中高得多。根據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創業諮詢中心統計,一般民眾創業,一年內倒閉的機率高達九成,而存活下來的一成,又有九成在五年內倒閉。
簡言之,新創事業五年存活率只有約莫百分之一。
年輕的我選擇了創業這條艱辛路。我在廿四歲時,有了標會的五十萬創業基金,自認準備周全,開了第一間服飾店。創業沒有想像中簡單,沒有品牌、沒有獨特產品、沒有正確商業模式,困難接踵而來,最慘澹時,一天僅有兩百元收入。創業維艱。
既然選擇了創業這個「高失敗率的領域」,就必須評估自身能夠承受挫折的程度。從小被教導「失敗為成功之母」,但沒有真正失敗過,就不會知道其中的痛。這是傾家蕩產尚不足形容的昂貴學費。
在生活中、在社會上,常常聽到激勵人心創業成功的例子。如同硬幣正反面,有人成功、便有人失敗。失敗,鮮少人願意提及,卻是每個創業者需要面對的課題。對於準備創業的人來說,創業者想到的大抵都是成功後的事,而通常會忽略失敗帶來的危機。如果告訴你,當失敗時,可能面對的負債、失和的家庭、反目的股東與朋友、失去的健康,是不是準備好承受?
即便朋友有成功的例子,無私給予一樣的步驟,也不一定照表操課就會成功。而失敗的軌跡通常是似曾相識。想成功,必須先懂得失敗這門課,從錯誤中學習。
如何面對失敗、學到什麼樣的教訓、如何不重蹈覆轍、尋找下次東山再起的機會、逆轉勝,方是成功之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