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一早讀到一篇好文《The power of positive communication》https://www.edutopia.org/artic…/power-positive-communication。我想來邀請有意願的老師來共同開發類似的作法。
我提醒自己對同仁要採正向欣賞探詢,但也偶爾會操之過急犯了一些錯誤。我也想邀請同仁用同樣的態度對待彼此、教育學生。這是一種知易行難的選擇,但真的做到了,不僅旁人受惠,自己也海闊天空。
在《他人的力量》這本書提到一個研究數據:平均收到負面訊息與正面訊息的比例是1:6時,表現效能是最佳的。這其實和大腦的運作有關,幾乎所有人第一時間接收負面回饋時,會出現「戰或逃」的防衞心態。這不是指學生出現負面行為時不需給予回饋,而是可以採取更有效的方法,這方面的觀念與技巧可參考薩提爾對話模式或阿德勒正向教養的重點。
我們所有人往外看人事物,都是帶著一副濾鏡在看,很難完全擺脫。只有透過每天的內省學習來加強自我覺察力,讓自己在念頭升起當下與反射行為之間的緩衝間隙加大,大到足以來得及讓理智覺察介入。
「沒有完全的醜陋,只有不美麗的眼睛。」從預防醫學的角度來看,身體或組織內,永遠都存在正負兩種行為。當我們將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減負時,相對也忽略了正面也是需要被照顧的。當一個群體正向能量夠強時,它也會相對抑制負能量的孳生。
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特的,我從不相信他一無是處。我也堅信所有的他人和我自己一樣,都希望得到鼓勵與關懷,這是人性。孔子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但我們卻時常在複製以前的經驗。多年前我初任校長的學校是社區型的高中,若以傳統的菁英標準來衡量,只有少數人能獲得肯定。當時我和同仁創設了「新豐故事銀行」,以多元取代單一表彰,川堂海報不再只有前三名和競賽得獎,許多生活的故事被報導,學校首頁放的是當期故事人物。我還記得當年有位克服身障逆境向學的同學拿到我送的《新豐故事100》雀躍不已(同事將100則故事集結成書出版)。
每一所學校校情不同,但學生需要的關懷是不變的。這也是我盡可能到場每一個師生活動,他們的努力都需要被看見。走動的過程,也讓我深入了解,足以做出兼顧大局與接地氣的決策。
我觀察到每次提到這些類似觀念時,教育現場也是存在不同的主張。多元的社會原本就是多元聲音兼容並蓄,無須強制他人立馬改幟。控制型和相互學習型兩種模式我都用過,即使我知道控制型有機會立竿見影,但手一鬆就故態復萌(不過有時候是需要使用控制型的模式,例如消防救災),如果希望做到真的自發互動共好,我會選擇用正向欣賞的眼光、相互理解學習的對話,從自己開始改變,這世界原來是這麼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