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31日 星期三

巡視學生宿舍

放學後在政融主任、義聖組長陪同下到學生宿舍了解環境狀況。興附的宿舍設施很完善,兩位宿舍幹事管理維護也很盡責。







2016年8月29日 星期一

相逢自是有緣

我喜歡和學生互動。放學後在校園走走,了解孩子們課後活動狀況。籃球場上不少學生利用時間練球運動。新進體育老師陳豪偉,主動詢問學長政穎老師,參與籃球隊的練球,態度積極。
詢問得知,豪偉老師畢業自我前一個服務學校新豐高中,是王榮發校長時期畢業的,真是巧合有緣。



校內英文單字比賽

第八節巡堂,全校舉行英文單字比賽。這是校內選拔賽,勝出者可代表學校。聽說之前勝出者未必年年是高三,也曾經有高一、二。看來英文這科,能力高低未必與年級相等,深耕者得勝。
今天分享的畫作是《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各位興附的師生們知道這幅畫掛在校園何處嗎?數數看畫裡共有多少人?



出席台中一中入口意象啟用典禮

台中一中的第四代大門,嶄新的入口意象,在今天上午舉行啟用典禮。我代表學校前往向好友木柱校長致賀。典禮上,與台中市教育局許春梅副局長、陳時宗校長、蔡瑞榮校長、呂培川校長、自由時報蘇孟娟記者等多位舊識相見歡,都是以前在台中服務時認識已久。除了舊識,還有新朋友見面,台中女中家長會 陳昭舒會長已互加臉書好友多時,今天正式見面,感謝會長給予支持肯定。










開學日

今天8/29開學日,一早到校在校門口與欣欣教官迎接同學回校上課。因為暑輔未安排升旗,所以今天也是我來到興附後第一次面對全校學生主持朝會。配合教育友善校園週,我以「反霸凌,從尊重做起」為題,對全校同學從價值議題探討。其他的宣導細節由生輔組接手。熱舞社同學也以反毒為主題,編了一段青春熱舞演出。
今天在台上,我除了介紹本學年的新進教師,也公開感謝即將於九月一日調任明德高中的吳昭樺主任教官,班聯會也有同學代表上台對主教致感謝表達不捨之情。

【反霸凌,從尊重做起】 (開學典禮友善校園週宣導)

教育部明訂全國中小學開學第一週為友善校園週,提醒校園應注重反霸凌、反毒、反黑、性平、健康上網等議題。霸凌的範圍包含:以言語(口頭、網路)、肢體形式,造成對方心理、生理的受創。發生這些行為,都是因為這些人不懂相互尊重所引起的。

生命教育所談的範圍,從認識自我、肯定自我,以及人我關係的尊重,最後談到物我關係,也就是人與自然的永續發展。共通的核心元素就是尊重。尊重的範圍包含尊重自己、尊重別人、尊重自然。尊重最簡單的原則,就是不做讓對方不悅的行為。有些行為,同學認為只是開玩笑,但也要察言觀色,對方是否感到不舒服,包含取綽號、嘲笑。

興大附中是一個充滿友善的校園,在師生用心經營下,在上週獲得教育部105年度品德特色學校的肯定。校長期望同學們能謹守尊重的價值觀,同時,校長也請教官室對同學作問卷調查,了解同學生活週遭有無類似霸凌事件發生。同學們若有任何需要協助的地方,都可以撥打學校電話或以郵件方式表達。


2016年8月27日 星期六

成功的背後除了努力,還有成就大業的脈絡

我前一個服務學校新豐高中,校園裏有頗富特色的台灣歷史名人步道,這是前校長王增築校長時建置的。對台灣影響深遠的鄭成功雕像也在步道其中。多數師生只知道雕像正面的生平介紹,未發現在雕像背後刻有「努力」二字。我認為這是當初規劃設計者的巧思,蘊含勉勵師生的意義。(附圖為國文科拓碑研習合影)

成功的背後的確需要努力,但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只有努力是不夠的。天時、地利、人和,也是必要的。換言之,成就大業的脈絡包含多項元素的組合,自助(努力)是其一,但並非唯一;在成功的當下,促成大業的條件,也是很重要的。

本學期我將運用「肯定式探詢(AI,Appreciative Inquiry)」邀請全體同仁,共同探詢在行政、教學曾經的高峰經驗,促成高峰的關鍵因素有哪些。不是要重複曾經做過的事,而是要從高峰的故事裏萃取精華,進而營造成功的脈絡,再創成功經驗。

聯想到「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這句話。
我們是時勢所造就的英雄?或者我們是造就時勢的英雄?
我認為都是,願與各位「英雄聯盟」共勉之。

2016年8月26日 星期五

共同再創興附高峰 (校務會議校長致詞)

下週一即將開學,今天8/26召開期初校務會議。通常我會利用期初會議向全校報告本學期政策大方向並立下具體指標。然後在四五個月後的期末會議報告,經過一學期的共同努力,我們期初立下的指標達成程度。基本上這是績效責任的概念,大致上也符合PDCA計畫執行考核修正的原則。

「共同再創興附高峰」是我今天會議報告的題目。除了說明我治校的理念原則,並面向全體報告本學期四大優先行動方向與八個具體指標。期勉以teamwork團隊合作共同為興附第二條成長曲線奮鬥。我在報告時,看到同仁的眼神是專注的、是有活力的,讓我內心充滿能量,有這樣的團隊,興附前景我深信可期。







(簡報所用圖片取自網路,版權歸屬該所有權人)

賀興大附中榮獲教育部105年度「品德教育特色學校」殊榮

這個暑假,興附佳績頻傳。

繼全國科展第三名後,下午學務處政融主任回報:興附再度榮獲105年度全國品德教育特色學校,將於10月接受教育部頒獎表揚。這要歸功於韋金龍校長過去一年的領導有成,也是興附師生共同的榮耀。


2016年8月25日 星期四

優雅興附

下班前巡視校園。
到校自習、運動放鬆的學生身影,還有點綴興附各角落的名畫,賞心悅目。





第三位外籍交換學生來校報到

第三位外籍交換學生來校報到。來自巴西的authur,亞瑟。在惠民扶輪社社長蘇亮妃女士陪同下到校長室拜會。我代表學校表達歡迎,希望亞瑟在未來一年能有豐富的體驗學習。在交換學生議題之外,我也向蘇社長提及,身為公立學校校長,除了盡全力促成學生達成不同層次的學習需求,更重要的是要為弱勢家庭學生找資源。學校仍有部分較弱勢家庭學生需要社會資源,感謝蘇社長立即應允願意提供協助。

2016年8月24日 星期三

出席「後期中等教育階段共同核心課程之研究」焦點團體座談

北上出席「後期中等教育階段共同核心課程之研究」焦點團體座談。與吳清鏞校長就課程共同核心的概念與實務,和主持人李文富副研究員意見交換。文富兄和清鏞校長最近都被借重至中小學師資課程教學與評量協作中心(簡稱協作中心)服務,文富兄還擔任規劃組組長,任重道遠。

2016年8月23日 星期二

如何給孩子一支手機?

科技本身是中性的,是人的使用意志決定科技的結果。手機的確可以用來輔助學習。但更多的情況是,手機成為注意力流失的幫兇。尤其是在不需要用到手機輔助學習時,任由手機開著,通知不停的APP成為學習的干擾源,恐怕非教師與家長所樂見。

如何和孩子約法三章,在適當的他律措施下,協助孩子維護單純不分心的學習環境,是師長與家長可以也應該提供的協助。
2016-08-22 02:24 聯合報:
蘇蘅/如何給孩子一支手機?
蘋果手機發明人賈伯斯曾說:「我願意用所有的科技,去換取和蘇格拉底相處一個下午。」賈伯斯深切了解「學習」的可貴,勝過科技的神奇。
二○一五年美國南卡州一個中學女生,上課不斷滑手機,老師制止無效,結果出動校警,不但女孩連人帶椅摔倒在地,最後被拖出教室。這段影片上傳後,造成全美轟動,大家才知道校園手機氾濫,老師早就捲入這場無硝煙的戰爭。
全美六歲孩童現在半數擁有手機,台灣國小生四成一有手機,國中生為七成,高中達八成六。家長會買手機給孩子,多半為了「隨時掌握孩子行蹤」的安全理由。但是手機進入教室,也改變學習生態。
英國倫敦政經學院去年發表研究指出,在校園禁用手機,學生成績明顯進步,平均提高百分之六;對成績差、成就感低的學生影響尤其大。研究者墨菲和貝蘭德說,低成就的學生本來就容易分心,禁用手機讓學生心無旁鶩地學習,相當於每周多上一小時課。
這項研究引起了廣大回響,英國教育部也決定展開一個規模更大的研究,對象並擴及老師。英國教育部表示,科技不但改變社會,也改變教室文化;「每位老師和家長都面臨廿一世紀學習的最大問題」。中小學階段的學習本來不輕鬆,但是學生口袋裡多了個玩具—手機,更難以管控:「我們更需要重新訓練老師和行政人員,處理這些新難題。」
手機當然不是洪水猛獸,瑞典是全世界少數鼓勵課堂使用手機的國家。瑞典教育部說,他們不認為手機會干擾學習,反而有助立刻找到有用的資料;如果有問題,那是師生相互造成的,不能怪罪手機。
但是韓日等國可不是這麼想。日本國中小原則禁止帶手機上學,除非特殊情形,才准小朋友帶手機;可是都會注意不要影響小朋友學習,在校時由老師保管,確保有個專心學習的環境。
南韓政府採取「以科技制科技」政策。去年,首爾一些學校進行遙控管理手機實驗,學校會設立「電子圍牆」,學生進入學校附近,手機許多功能自動關閉。政府並強制業者為兒童安裝一款「智慧警長」軟體,能設定一天使用手機的時間,也可禁止做功課時上網或聊天。
當然,這樣的政策也引起爭議。有學生認為學校變成電子禁區後,反而使他們想蹺課;有些老師也認為違反學生人權而強烈反對。
在台灣,教育部曾訂定高中以下學校的「校園攜帶行動電話使用規範原則」,這項規定提及,為避免影響他人受教權,學生於上課、早自習、午休、定期評量、集會及其他公開場合,應將行動電話關機。但所謂「應該關機」和「違者由教師暫時收繳保管」常有灰色地帶,就可能是師生衝突的導火線,老師依舊難為。
許多中小學老師的朋友告訴我,學生在課堂滑手機,用Line或臉書聊天,已是家常便飯,更令他們挫折的是,許多家長對校園手機政策不理解或不配合。
給孩子一支手機,不代表孩子更獨立,反而造成整個生活習慣改變,像孩子是否任何時間都能與手機為伍?玩手遊或網購的消費經濟是誰埋單?甚至用手機和人吵架、霸凌的人際衝突,後面的問題更是複雜。
手機構成的虛擬世界,不但六歲孩子懵懂無知,連父母和老師都還在摸索學習。當父母準備給孩子一支手機,先想想,你們是否也準備陪孩子冒險一程?(作者為政大新聞系教授)

感恩惜緣

今天上午台南市歸南國小李培瑜校長從台南來看我,並代表歸仁區10校聯盟校長的心意,帶來蔡江東董事長親筆揮毫的大作送我。
勇掌新豐存遠見
延傳道統定中興
蔡董事長長期支持地方書法教育,是一位熱心公益的的企業家。在台南服務這些年,我最大的收穫之一是結交一群志同道合的教育夥伴、義挺的地方好友,讓我得以為教育略盡棉薄之力。

2016年8月22日 星期一

擔任國際教育專案計畫審查委員

出席「推動中小學國際教育課程教材、資訊網及學校本位國際教育專案計畫會議」,協助國教署審查第3年結案報告及105學年度計畫。


國際交換生相見歡

今天上午由大里國光扶輪社帶了兩位交換學生蒞校報到。一位來自巴西,一位來自美國。今年本校共接待三位外籍生,後續還有一位巴西學生會來報到。未來,這三位交換生,上午將安排至中興大學語文中心學習中文,下午進班與本地同學一起上課,彼此互相學習語言與文化。
大里國光扶輪社長期與本校合作,扶少團即是一例。今天我也與曾社長表達,本校學生若有赴國外長期交換的需求,也請其支持相關資源的協助。


2016年8月20日 星期六

羽音繚繞演出成功

週末午後的興附演藝廳,羽音國樂成發暨校友音樂會悠揚登場。興附的校訓是「真善美」,藝術人文的品味欣賞,正是美的學習。精彩演出的背後,必是用心的投入。感謝張坤哲老師的平日指導及訓育組政穎組長的行政投入。
親切的韋校長今天也親臨為大家加油,孩子們都很高興。感謝國教署張書維視察撥冗來欣賞演出,備感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