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演進大致上也是如此。與社會脫節或適應不了環境的族群慢慢的被淘汰。全球最大的專業人力網LinkedIn 每年度都會從超過數百萬的專業人士和百萬個工作機會的網絡中整理出數據,2020年他們揭示了以下這15種最需要的軟硬技能。
軟技能(soft skills)的Top 5 是:
#1 Creativity,創造力
#2 Persuasion,說服力
#3 Collaboration,協作力
#4 Adaptability,適應力
#5 Emotional Intelligence,情緒力
硬技能(hard skills) 的Top 10 是:
#1 Blockchain
#2 Cloud Computing
#3 Analytical Reasoning
#4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5 UX Design
#6 Business Analysis
#7 Affiliate Marketing
#8 Sales
#9 Scientific Computing
#10 Video Production
今年需求最旺盛的五項軟技能中,有四項是往年即在前五榜內。唯一的變化是「情緒力」取代「時間管理」闖進前五名。
在設計課程與學習時,有個很經典的「3S2P」模型。3S是subject學科知識、student學生需求、society社會脈動;2P則是philosophy教育哲學、psychology學習心理。LinkedIn 所揭示年度Top15軟硬技能即是適時反映了社會脈動。國家的課程綱要很可能無法即時回應快速的變化,但新課綱若賦予學校較多自主決定的空間時,學校即可在課程與活動設計上,參考學校所訂的願景與學生圖像,以及本身現有的基礎上,去做一些調整回應。
硬技能的清單清一色是專業知識,這些課程的專精學習是在大學甚至研究所。高中階段需要讓孩子去接觸嗎?我建議可以適當的在校園裡選擇性的安排這些主題的科普講座或體驗活動。即使學生的性向選擇是偏向人文的,也應該對社會脈動有所掌握。誠如高希均博士所說的:專業內要內行,專業外不外行。
至於軟技能的部分,因為不涉及專業知識基礎,所以可以根據學生的狀況,給予合適的培育。檢視這些軟技能在興附現行的課程與活動中呼應的情形,很欣喜大致上都有照顧到了,但如果我們能更明白這些能力在當今社會的重要性,將有機會受到老師們更多的強調,學生也更能理解為什麼要從事這些學習。以下略過不提部定課程的呼應,只簡述校訂元素的部分。
#創造力:能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和任務的能力。
校訂元素呼應:
校訂必修[專題研究]、彈性學習[自主學習/主題深度研究]、服務學習[一件有意義的事]、蝴蝶基金挑戰任務、團體活動[遠哲科趣、科展......各類具創造性解決問題的競賽]。
#說服力:能解釋「為什麼」、能有效交流思想、能說服組織其他成員或利益相關者認同跟隨的能力。簡言之,它需要深入(主題研究)淺出(清楚表達)的能力。
校訂元素呼應:
校訂必修[專題研究]、彈性學習[自主學習/主題深度研究]、蝴蝶基金挑戰任務、團體活動[學生自治、社團活動]。
#協作力:能認清自身的優勢,並知道如何與同伴相輔相成,實現共同目標的能力。
校訂元素呼應:
校訂必修[專題研究]、服務學習[一件有意義的事]、蝴蝶基金挑戰任務、團體活動[班級自治、合唱比賽、球類競賽等班級活動、社團活動]。
#適應力:能因應外在的變化,認清現實並確保以積極的態度和開放的胸懷面對,尤其是抗衡壓力的能力。
校訂元素呼應:
蝴蝶基金挑戰任務有關失敗、耐挫力的學習。
#情緒力:感知,評估和回應自己的情緒以及他人情緒的能力。
校訂元素呼應:
滿足心房failing well講座、團體活動[班級活動、社團活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